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图片新闻
进村入户“零距离”释法明理 元谋法院这样解决“送达难”
作者:潘雨燕  发布时间:2023-02-08 15:05:06 打印 字号: | |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送达法律文书

是法院审判执行工作的

重要环节

也是有效保障当事人知情权

促进法院公正审判的第一步

可是

送达工作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~~

近日

立案庭的干警们就遇到了“大难题”

本是一起只有两方当事人的土地纠纷案件,在审理过程中,随着案件的发展,原告申请追加40余名被告,使案件变得复杂,没有联系方式和案件的争议性大、群体性等特点,使送达成了第一个难题。

   在收到承办法官递来的送达材料后,因为案件被告地处乡村,邮寄不便,无法开展电子送达,只能直接上门送达。元谋法院立案庭送达人员第一次送达吃了闭门羹。在充分分析原因、制定送达策略、做好准备工作后,新年刚过,又进行第二次送达。
   先到村委会了解农户是否在家、被告之间可能有亲属关系便于送达签收材料等情况,逐一要来了被告的联系电话。考虑到村民农忙不在家中,集中在中午吃饭时间和集中办事(杀猪)的村民家寻找当事人,成功找到了10多名当事人。
   对电话不通的当事人只能挨家挨户送达。过程中,除了语言不通等问题,还有土地案件涉及村民的切身利益,村民对材料签收比较担心,害怕签了应诉材料送达回证就等于认可了事实,会具有效力。因此解释法律规定和送达内容、签收效力成了送达中  最需要解释的问题。干警找到通晓汉语和傈僳族语的乡亲,每到当事人家中,都对当事人耐心地释法明理。最终,经过多次的沟通与交流,大部分当事人自愿签收了应诉材料,这为案件的下一步审理奠定了基础。
      传统入户送达的方式,虽没有电子送达省力便捷,但却可以让乡村法律意识匮乏,对诉讼活动缺少正确认识的当事人切实感受到司法温度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元谋法院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深入一线,为民解忧,以实际行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。
责任编辑:永家齐
友情链接
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法院网人民法院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