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黄瓜园法庭建成了“一站式”服务的“黄瓜园中心人民法庭诉讼服务站”,积极探索覆盖所辖乡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机制,实现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无缝对接,诉调对接工作成效显著。
一是推进网格巡回服务型诉讼服务。在法庭辖区的五个乡镇村委会(社区)显著位置挂出“法官包村挂点服务公示牌”,公开法庭干警姓名、电话,推行预约立案、邮寄立案、巡回立案、法律咨询、指导调解等工作,将每个自然村纳入诉讼服务的“网格内”,建立了纵向到底,横向到边的诉讼服务全覆盖。现场巡回立案12件,预约立案54件,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421人次,培训5个乡镇综治专干、人民调解员、村组干部1100余人次;为当地党委政府在地质灾害、水电移民搬迁中提供法律咨询19件次,参与重大矛盾纠纷化解6件,使司法更接地气,为民措施更具实效,为辖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保障。
二是与基层调解组织形成良性互动。开展“诉讼服务行”活动,依托已设立的姜驿、新华两个巡回审判点,实现案件即收、即审、即结,促进纠纷就地就近化解,加大“巡回审判”力度,深入各乡镇就地办案398件,巡回审判案件132件,让群众在自家门口就能打官司讨说法,以实际行动切实解决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;在新华、物茂土林两个风景区设立旅游巡回审判点,接待旅游纠纷咨询21起,参与旅游公司成功调处纠纷8件,助推旅游业健康发展。
三是创新多元化解纠纷新机制。建立联合调解机制,有效增强人民调解“第一道防线”作用,促使一大批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基层、解决在萌芽状态。2017年参与、指导人民调解组织调解纠纷527件,成功调解514件,调解率达97.5%;搭建以司法调解为中心,以保险、交通、医疗、社保等部门多层次、宽领域、规范化的“四位一体”行业诉调对接平台,共调解行业纠纷57件;实行人民调解员诉前调解、人民陪审员“坐班”调解、法官庭前调解的“三屏障”调解机制,化解诉前纠纷145件,庭前调解103件,占调撤案件的71.03%,缩短了办案周期,节约了司法成本,提高了审判质效,得到当事人的一致好评。
四是探索家事纠纷解决的“元谋模式”。在全州法院率先设立“家事调解室”,将家事纠纷案件进行分类处理,探索家事纠纷的专业化、情感化、人性化解决方式,采用“夫妻”、“父母”、“子女”席取代原、被告席,安置环形桌椅,减少双方情绪对立,创造一个平和温馨的环境;对于“三养”纠纷,充分发挥妇联、村委会、乡镇人民调解组织、人民陪审员等参与调解的联动机制作用,让当事人明白亲情的可贵;在离婚案件中,引导和帮助当事人修补、改善婚姻关系,必要时可请其子女、父母及亲属到场,尽力感化和挽回当事人之间的感情;夫妻感情确已完全破裂的,引导当事人以理智的心态面对感情困境,对存在家庭暴力情形的案件,联合派出所发放人身安全保护令;向离婚案件当事人发出离婚证明书,更加全面地保护当事人的人格利益、情感利益、财产利益和安全利益,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。自成立以来,调解家事纠纷案件324件,平均审理周期11天,调解率达88.31%,涉及财产分割当场履行率76.75%,和平地化解了大量婚姻家庭矛盾,节省了诉讼成本,实现了“家庭疗伤、法院减负、社会减压”的良好效果,有力地维护了社会和家庭的和谐稳定。